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人類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機器人技術作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自2世紀60年代初問世以來,經歷了短短的50年,已取得巨大的進步。工業機器人在經歷了誕生、成長、成熟期后,已成為制造業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裝備,而且工業機器人不僅在工廠里成了工人必不可少的伙伴,而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向航空航天、軍事、服務、娛樂等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滲透。據世界機器人聯合會統計,僅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就達到22.5萬部,較上年增長27%,觸及紀錄最高點。預計2015年增長率會更大。根據2012年的統計,世界使用機器人最多的國家是日本,約31萬臺;其次為美國、德國的16萬臺和韓國的14萬臺。

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歷史已經有20多年,從“七五”科技攻關開始,正式列入國家計劃,在國家的組織和支持下,通過“七五”、“八五”科技攻關,不僅在機器人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在工業機器人整機方面,己經陸續掌握了噴漆、弧焊、點焊、裝配和搬運等不同用途、典型的工業機器人整機技術,并成功的應用于生產,掌握了相關的應用工程知識。但總的看來,我國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的水平和國外的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國目前擁有工業機器人為13萬臺,位居世界第五。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機器人密度仍然較低,因此機器人需求量很大,以目前25%的年增長率,我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有望在2018年超越日本達到世界第一。
總之,各種類型機器人的出現和應用是人類進步的一大標志,在未來社會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和發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機器人技術將一定能夠為人類帶來更多的方便,為人類的文明和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